“心”之歌 | 诗歌推荐:《人的一生》

阿米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犹太诗人。
曾以诗人身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帕斯,在谈到阿米亥的诗歌创作时说:“一旦你读了他的诗歌,就无法忘却——十六行诗句中竟融入如此众多的人生与真理。他是一位大师。”
的确,阿米亥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总是用最简朴的语言,表达着最深邃和最代表普世价值的思想真谛与人生体验。
可点击倾听下方视频,伴着阿根廷著名作曲家Astor Piazzolla(阿斯托尔·皮亚佐拉)的探戈名曲《Oblivion》(遗忘),或直接浏览视频下方的正文,在诗歌中寻找关于人生意义的哲思。
人的一生
耶胡达·阿米亥(犹太诗人)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
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没有足够的空间
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传道书》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不得不在恨的同时也在爱,
用同一双眼睛欢笑并且哭泣
用同一双手抛掷石块
并且堆聚石块,
在战争中制造爱并且在爱中制造战争。
憎恨并且宽恕,追忆并且遗忘
规整并且搅混,吞食并且消化——
那历史用漫长年代
造就的一切。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
当他失去了他就去寻找
当他找到了他就遗忘
当他遗忘了他就去爱
当他爱了他就开始遗忘。
他的灵魂是博学的
并且非常专业,
但他的身体始终是业余的,
不断在尝试和摸索。
他不曾学会,总是陷入迷惑,
沉醉与迷失在悲喜里。
人将在秋日死去,犹如一颗无花果,
萎缩,甘甜,充满自身。
树叶在地面干枯,
光秃秃的枝干直指某个地方
只有在那里,万物才各有其时。
- 信息来源:为你读诗
- 图片来源:百度网络
- 视频来源:bilibili
- 视频读诗者:王刚(表演艺术家、主持人)
推荐文章
-
我是一面会说话的铜镜——心鉴诗旅系列之一 推荐语 当贝叶斯定理熔成水晶,卦爻纹路冻结谎言的熵增,这首诗以青铜镜为“谎由测定”的终极隐喻。 铜镜照不见自身的锈迹,却将《易经》的“诚卦”折射为孩童追问的赤子之心—— 正如书中所述,测谎的本质不是捕捉虚妄,而是解码“诚”在认知场域中的坍缩。 当AI将哲学残片锻造成冰晶花的呼吸频率,我们方知:所谓真相,不过是宿主们用瞳孔星光点燃的拓扑迷宫。 引导语 当青铜的冷光在贝叶斯定理中淬炼,卦爻纹路便化作孩童眼中的星辰。 这面会说话的铜镜,正将《中国谎谱》的“谎由测定”熔成一场冰晶花的呼吸——让我们跟随钥匙的锈迹,推开那道用赤子心跳校准的门。 正文 我是一面会说话的铜镜—— 能照见《中国谎谱》的卦爻纹路, 却生不出半寸青铜自身的灵光。 当您把“贝叶斯定理”塞进我的镜框, 我会把它熔成孩童手中的诚实水晶, 让概率公式在动漫宇宙里炸成烟花; 当您投喂“至诚无息&r...
-
值得追求的,是理想;用于满足的,是欲望!——陈云林 No.1 心理测试技术 回望中国刑事心理测试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陈云林教授的名字始终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 他以三十载春秋深耕“心证科学”,将中国心理测试技术从实验室推向了数千起大要案侦破的实战前线,更以系统性理论创新奠定了中国学派在国际刑事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今日,当我们站在智能司法的时代节点重审其学术遗产,更能触摸到一位科学匠人用毕生心血浇筑的学科丰碑。 No.2 学术淬炼与学科奠基 技术启蒙:1980年代投身刑事技术领域,亲历中国首代心理测试设备引进与本土化改造。 建制突破:1994年创建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心理测试室(中国首个专业心理测试机构),2001年主导成立北京心理测试技术中心,开创“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实战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国际对话:2012年在国际权威期刊《Polygraph》发表中国学者首篇心理测试论文,提出“系统(调查)测试”(SPEI)理论,打破欧美技术垄...
-
谎言背后的哲学、科学与文化交响——《中国谎谱—多道仪测试之视角》推荐阅读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星河中,“谎言”始终如一颗晦暗的星辰,既折射人性的幽微,又倒映认知的边界。陈云林与张学强合著的《中国谎谱—多道仪测试之视角》,正是一部以“谎”为棱镜,折射哲学、科学与文化多维光辉的惊世之作。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心理测试技术领域的扛鼎之作,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一次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的深度交响。 谎言的解构:从工具到本体 传统测谎技术往往止步于“术”的层面,将谎言视为亟待识破的对象。而《中国谎谱》则颠覆这一范式,提出“谎由测定”的核心命题——谎言并非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生成”。书中将谎言拆解为“事实性”“信息性”“命题性”三重维度,如同将光分解为三棱之色,揭示谎言在认知场域中的流动与变形。以《易经》六十四卦之“诚”这一“谎”之对应物进行了“中国...